Popular

Most Recent

Most Recent

(原創首發)探索封印下的漢字設計原理之三:弄明白漢字起源很重要(續)

李旭彤 一般的資料和通常人們的理解中,漢語現代化的主要理由是簡化字好寫、拼音字母好記等,實際上還有更深的理論和文化背景。其中主要涉及的兩個理論觀點看似與現實無關,卻對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兩個觀點是: 一、中國古代沒有抽象思維,只有具象思維,只有邏輯思維,沒有系統的邏輯學; 二、漢字不是設計出來的或神傳的,而是千百年來在人類社會中逐步發展演變來的。 近代西方的語言學傳入中國後,就對漢字套用了這種語言學中不同的定義,流傳最廣的就是象形字之說。雖然後來也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現在的語素文字等說法,但直到現在,一說起漢字,多數人依然會稱其為象形文字。雖然在兩千年前的《說文解字》中,已經詳細解釋了漢字的六書造字法,象形只是其中之一,近代這種漢字為象形字的說法卻一直大行其道。 西學東漸之後,中國的學者在接觸了西方的哲學、邏輯學和一些科學理論之後,發現這些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思想方法——抽象,在中國古代的學問中似乎並不不存在,因此就按照這些理論的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沒有抽象思維,只有具象或形象思維,只有邏輯思維,沒有系統的邏輯學。這種觀點從晚清到今天一直占據著國人學者的頭腦。 沒有系統的抽象思維方法,就沒有對世界的系統抽象表達,因此就不可能有系統的表意文字體系。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漢字只能是作為「文字初級階段」的象形文字,或者是一個個零散、孤立的表意符號。源於抽象思維的語義內在結構,就不可能反映在漢字的字形結構中,漢字就不會有統一、系統的音形意相關結構。 這等同於否認了存在漢字內在的一般設計原理,那麼漢字就不可能是設計出來的,只能是通過象形,從各種實物形象圖形逐漸豐富、演化,經過千百萬人的數千年積累發展而成。 形象的講,當認為漢字是千百年來,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沒有設計藍圖、規劃,那麼就如同今天有一個人投一塊山石,明天有一個人在上面又加了一塊瓦片,過了一年又來了一群人加了一堆土。建成一個土屋、窯洞構成的村莊可以,不能想像可以建成一個結構嚴整的大廈。 因為進化論的思想在當今社會很大程度上霸占了人類思想,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在中國大陸被當作強制接受的理論,這種漢字逐步演進的觀點與之相一致,因此成為了中國唯一能夠存在的漢字起源說。 來自於邏輯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這兩種觀點相互支撐,極大強化了漢字的自然演進觀點。除此之外,這種觀點也得到近代語言學的支持。 近代語言學源於表音文字,後來的發展中,也擴展到了對於其它種類語言的認識,但是這個學科的基礎還是表音文字的一些概念、觀點。如近代語言學的一個觀點是:象形文字是文字的初級階段,拼音文字是文字的高級階段。另外一個基本觀點是:文字都會經歷一個從簡單、初級到複雜、高級的發展過程。 清末民初的一些學者們接觸到了近代語言學之後,普遍認為漢字作為一種象形文字,是一種原始、初級的文字,最終需要過渡到拼音文字。 其它語種的表音文字確實經過了一個由原始到精細的發展演變過程,因此對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很武斷的認為必然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刻畫的圖形,逐步發展演變,最終形成了當今漢字體系的過程。 同樣是對漢語語法的認識,對漢字讀音規則的認識等,都存在著系統性的誤解。這些誤解都與當今的邏輯學、語言學等理論、漢字起源的基本觀點有關。 現在的各種文字理論、觀點都有著近代科技的特點,傾向於使用單因素、線性邏輯來分析判斷。把漢字作為研究對象的時候,會進入一種非常茫然的狀態。 近些年來人們也發現這些認識確實無法反應漢字的全貌,因此從各種語言學的理論和觀點出發,認為漢字是語素文字、表意文字等,林林總總,有三十多種,但是尚未有一種可概括漢字的全部特徵。 在自然演進的觀點之下,把漢字體系當成了一種自然現象,對漢字的研究就如同對自然界的研究一樣,是要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規律性。今天發現一點規律,就會認為漢字是這樣的,明天發現一個原理,就會認為漢字是那樣的,因此就會有幾十種的理解,但都是以偏概全之說,如同盲人摸象。 幾千個漢字變成了幾千個圖畫、幾千個構圖,人們學習漢字就是記憶這幾千個構圖,那麼圖形簡單的漢字記憶起來也就簡單,複雜的漢字記憶起來也就難,學習漢字成了考驗人類記憶力的標準試題。 強制性的漢字簡化方案正是在這種觀點指導下出爐的 。在這種認知之下,不是通過理解漢字的結構、構成方式,只是依靠把漢字筆畫簡化來幫助記憶,依靠在詞中理解字義,漢字逐步退化成了簡單的表意和表音符號。 否定了漢字源於設計,也必然否定了漢字存在一般的總體設計原則,那我們也就無需去尋找這種原則。實際上,這就是當今漢字研究的理論背景和主流觀點。 但是當我們仔細探查漢字結構的時候,可以發現漢字本身的圖形結構特點對漢字結構原理的強制性。就是漢字本身的結構,決定了必須存在一個整體的設計藍圖,否則就不應當存在這樣的結構。這一點與倉頡造字說背後的邏輯相符,或者說倉頡造字的記載與漢字本身的這種結構特點,存在一致性。 如果認為漢字是倉頡所造,那麼倉頡一定不是隨意造的,一定有方法、有規則,有一個設計方案。漢字本身的結構特點又決定了這個方案不可能僅僅只是依據簡單的鳥跡獸印,象形圖畫,而是需要建立在對這個世界深湛的理解之上。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一個非常原始的社會中,如何會有這樣的深湛理解。 (待續)

Most Re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