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彤
漢字的歷史極其久遠,起源極其神秘。在有史料記載的三千年中,代代都有人在為解開這個千古之謎而努力。近代之前,正史記載是由黃帝的史官倉頡造所創。近現代以後,「文字是勞動人民創造,非一人一時的產物……等等。」,成為過去數十年中國教科書中的標準答案。
當然有人說了,別管他是怎麼造的,我們現在知道怎麼讀、怎麼認、怎麼寫就行了,漢字什麼來歷,就由學究們去傷腦筋好了。如果僅僅是為了好奇而去追溯漢字的起源,我們可以不去較真。但是這兩種不同的觀點,卻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我們如何學習漢字,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
語言文字表達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知識、認知和理解,也就是所謂的語義。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語言的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各種表音文字實現了字母、構詞法和詞彙語義的抽象隔離,也就是字母只與讀音有關,與語義無關,也與構詞法無關。
表音文字的構詞法在構造有限數量字母組成的單詞時,附帶著很有限的語義,如前綴、後綴的語義內涵,拉丁詞根等。語義的主體表現在有限字母組成的單詞、以及由這些單詞組成的語句和文章段落中。
絕大多數語言,都只有幾十個音素,最多的也就是一百多個。表音文字的幾十個字母就可以拼寫出多數語言所有單詞的讀音。因此知道了語音和拼寫規則,基本就可以書寫單詞。有了這些表達語義單元的單詞,就可以構成詞組和語句,從而表達出所有的語義。
漢字則大不相同。幾千個漢字有不同的空間圖形,這些圖形,看似既沒有表示音素的圖形符號,多數也難以理解與常用語義的直接關係,因此,學習這些漢字往往靠死記硬背,這使得漢字成為目前人類正在使用的文字中,舉世公認最難學的文字。
如果把漢字僅僅理解為表音文字的字母,則漢字毫無存在價值。人們可以用幾十個字母就能構建文字,為什麼要用幾千個字符?這種看法導致近代東亞幾個國家取消了傳統上使用的漢字,也是漢語拼音化運動的主要起因或理由。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共建政後開始計劃用拼音替代漢字,一時間很多地區都推出了基於當地方言的拼音方案。幸好這些極度無知的行為受到民間強烈抵制而被制止,設想如果這個計劃執行到底的話,到現在中國可能已經出現了至少幾十種相互之間不可交流的語言,那麼中華民族將會被徹底肢解,傳統文化會被徹底拋棄,中華文明將徹底不復存在。
雖然這個極端行動沒有推行下去,但是在這個方向上的一個整體行動卻一直在繼續,這就是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共官方大力推行的大規模漢語與漢字改造,稱之為漢語現代化。
這件事情的功過是非,後面章節還會詳細剖析,僅從上述漢字拼音替代計劃,已可窺見後果。實際上,半個多世紀現代化漢語的教育,如今使用漢語的人眼中的漢字已經與記錄讀音的符號區別不大,看到一個漢字之後,多數人首先反應的是讀音,然後識別這個讀音關聯的語義,理解的也多是被規範化定義的意思,已經基本上不會理解字形本身所具有的豐富涵義和文化內涵。
(待續)